史可法现在也很迷糊,只能说道,
“那你跑一趟凤阳,本官给你最大的权限。”
阎应元只得答应下来,再次感叹特么的本官是武将,现在这是像个啥?
凤阳距离徐州不远,明朝的凤阳管辖面积极大,基本相当于今天的半个安徽,更何况马士英现在还是监管庐州府,基本相当于安徽巡抚了。
阎应元走后,史可法督师又开始过起了收过路费的日子,还好扬州战乱结束后,运河一线通行船只极多。
都赶在北方封冻之前,前往北方大赚一笔,现在都知道去北方做生意稳赚不赔。
所以史可法督师也算大赚一笔,给手下两万人发军饷问题不大。
士兵们看着史可法督师日进斗金,又开始爱戴史督师了,什么断粮断饷肯定是谣言。
此时的凤阳总督马士英位置也很尴尬,北面的河南,西面的湖广,还有南面的江南,东面的扬州全不在朝廷的掌控下。
只有北方狭小的一隅徐州还在朝廷的管辖之下。
马士英也还算有点能力,硬是在这四面皆敌,夹缝中求生存,还能屹立不倒。
当然马士英肯定是心向朝廷的,他的位置还有他的履历让他也不得不心向朝廷。
马士英是贵阳人,崇祯五年被镇守太监弹劾罢官,流寓南京之时,与阮大铖结交,建立了深厚的情谊。
后来周延儒起复,阮大铖贡献巨大,按照当初的约定,阮大铖也能重回朝堂。
但是东林党的官员,却一直不能忘了当初的仇恨,于是对此极力阻止。
阮大铖于是想了个折中的办法,让马士英代替自己入朝,于是马士英才当上了凤阳总督监管庐州军事。
现在的南京监国的两股势力,外来派和钱谦益的东林派根本没有阮大铖的立足之地,更何况马士英。
虽然南京监国多次招揽马士英,但是马士英根本没有答应。
此时阮大铖害怕被东林党追罪也逃到了凤阳。
这日阎应元到达了凤阳,直接前往总督府拜见马士英。
一听是史可法督师的人,马士英当即犯起了嘀咕,这史可法也算半个东林党,还是着名东林党杨涟的弟子。
于是马士英当即将阮大铖找来商议,
“集之(阮大铖的字)兄,你看这史可法派人来找本督,肯定是想要钱要粮,我们该如何自处。”
阮大铖当即说道,
“只要他能满足我们的条件,给他又如何。再说史可法这个东林党可不正宗,他不是投靠了浙党了吗?听说还是李相的心腹。”
“我们要是通过他,和浙党攀上关系也不错,反正我们不见兔子不撒鹰。”
于是马士英当即召见了阎应元,阮大铖也在旁边。
阎应元不卑不亢的行礼,
“两江督师麾下总兵官阎应元见过凤阳总督马大人。”
马士英点点头,
“不知阎总兵这次过来有何要事?”
阎应元也不含糊,直接说道,
“两江督师史可法大人正在讨伐南京叛逆,现在缺少钱粮,让下官前来征集粮草。”
马士英只是说道,
“本官左右全是敌人,也需要钱粮抵御外敌,实在没有多余的钱粮供给史督师。”
看着马士英稳坐如山,阎应元不由感叹,又是一个老狐狸啊。
这时一旁的阮大铖开口说道,
“阎总兵,你原来是在江阴为官?”
阎应元这才打量这个老头,一身便服,还能和马士英平起平坐,看起来地位不低,只得说道,
“下官以前是江阴典史,回老家途中,被史督师留下重用,一路升迁为总兵官。”
阮大铖顿时恍然大悟,
“怪说不得,老夫以前听过阎总兵的大名,在江阴时平定盐盗,平服民乱,名声大噪一时,老夫也是敬仰久矣。”
见这老头居然认识自己,阎应元当即问道,
“敢问老先生高姓大名?”
阮大铖当即淡淡一笑,
“老夫阮大铖。”
一听是阮大铖,阎应元顿时了然,这次的任务问题不大了。
“原来是阮前辈,下官这里有理了。”
“如今朝廷政治清明,求贤若渴,阮前辈也正是大展拳脚之时,为何不前往京师求官。”
阮大铖撇撇嘴,还政治清明?现在的朝廷尼玛比以前还过分了,简直就是浙党的天下,看看那六部尚书,五个浙江人就一目了然。
还口口声声喊出众正盈朝,比东林党还特么不要脸。
而且要是和李相没有点关系肯定得不到重用,不管你有多大的名声。
阮大铖这时说道,
“我们心向朝廷,可是奈何没有人推荐啊。”
阎应元顿时心里好笑,这阮大铖的脸皮可真厚,居然说得这么明了。
于是阎应元直接说道,
“两江督师史可法大人是李相的心腹,奉朝廷之命平定南京叛逆,现在正是缺少钱粮兵士的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