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去春来。</P>
依然寒冷。</P>
冯宝第一次走进“宝庄乡”官衙。</P>
此处由常远找人设计,糅合“卫岗乡官衙”与其他衙门风格,独树一帜,别有不同。</P>
整体呈菱形,南北窄,东西宽,共有四个门进出,分左右两大区域。</P>
东侧向官道,属公事区,西侧为库房、食堂等配套,使用功能上,基本不同任何一个衙门。</P>
冯宝不大喜欢乡长王德俭,所以让人将自己的“公事房”安排远些,尽量少碰面为好。</P>
然作为上官,又是头一次进入官衙,王德俭总要来拜会才是。</P>
两个没好感的人坐在一起,看似谈笑风生,实则所言毫无内容,只有官场上的相互吹捧……</P>
幸耗时不长,王德俭离去。</P>
只不过,热茶尚未喝上两口,亲兵来报:“李督学前来拜访。”</P>
“有请!”冯宝说话间,起身静候。</P>
李督学?当然是刚刚出任“大唐精英学院”督学一职的李义府!</P>
在冯宝策划,贺兰敏之助推下,武皇后终于向皇帝进言,称:“煌煌天朝,一座学堂怎可全纳英才而教?‘精英学堂’招勋贵、富户子侄,授学传道,从中遴选可用之才,为安邦之事,当官办为宜,况冯卿家素有异想,学堂终有所出,朝廷怎可无视?”</P>
这最后一句话,还真是说进李治心里!</P>
“皇家卫岗学堂”办学十年,弄出“火药”这种国之利器,与谢岩师出同门的冯宝,天知道能倒腾出什么来,万一也搞出一个类似东西,哪能不受朝廷掌控?未知不可预料的,神秘而又不可掌握的,对于帝王来说,最为可怖!</P>
只是“皇家”名头给过了,再用不合时宜,故李治虽有意,却也没表态。</P>
武皇后太了解自己皇帝夫君了,再度进言:“皇家学堂乃天子门生,名归‘内府’,朝廷多有微词,此番借机归庙堂之内,悠悠众口闭也。”</P>
李治想想也是,“皇家卫岗学堂”多年替“内府”捞足了钱财,朝廷很多次有人上书请奏,要求将学堂纳入“礼部”,只是自己不曾理会罢了,但事情就是这样,听的多了自然觉得烦,现在给“礼部”一个相似学堂,大臣们当然也就没话说了。</P>
于是,在开学前夕,皇帝诏令天下:“‘卫岗县侯’冯宝进献‘精英学堂’,朝廷纳之,更名‘大唐精英学院’,‘广平县侯’李义府领‘检校礼部尚书’衔,任‘督学’,主学院常事……”</P>
就这么着,“精英学堂”民办变成官办,而李义府又一次走进大唐朝廷。</P>
大臣们都知道,李义府当初辞官,并非失了圣眷,而是其人品卑劣,皇帝再次起用,本不出意外,然任职“督学”,倒是很多人想不明白。</P>
“督学”看似官高品贵,终无实权,在多数朝臣眼中,属“闲职”,即便有些人意识到未来变数,但起码在当下,难以反驳阻止。</P>
李义府新官上任,正欣喜时,却突然接到“礼部”正式行文,询问“精英学院”应年缴几何?</P>
到了这个时候,李义府方才想起,“皇家学堂”那可是每年都有呈献“内府”数十万贯,“礼部”视此为常例,发文相问,实属平常。</P>
可李义府哪知道该给多少钱?更何况,他压根儿也想不到钱从何来?正想着找冯宝,听说人来到乡里官衙,便火急火燎赶来,讨要对策。</P>
冯宝也没想到此事,他记忆中,学校不是公司,哪来产出?至于“皇家卫岗学堂”,那是特殊时期产物,再者,皇帝给了“皇家”头衔,每年缴纳的钱财,既是“保护费”,也相当于“皇家”头衔使用费,而且,“皇家学堂”先生们如今领俸禄,一应开支来自“户部”,皆大唐正式官员。“礼部”什么都不了解就来要钱,哪来如此好事!</P>
他随即整理一下思路,再考虑一番说辞,最后告诉李义府:“学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