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庆到底还是死了。
就像是马皇后说的那样,死的明明白白。
甚至于马皇后亲自下了懿旨,就算是皇家的体面都没有给她留。
那触目惊心的一册册账本,真的是伤透了这位和善老妇人的心。
就在万众瞩目之下,当着所有百姓的面,大理寺联合刑部官员将安庆公主所牵扯到的案件一桩桩的告知天下。
最后三尺白绫,算是给了这位公主最后一个体面。
至于尸体葬在了何处,朱标做了自己的安排,除此之外没有人知晓。
方静之觉得,肯定是钟山边上的一座小孤坟了。
到底是皇室血脉,即便是犯了天大的错误,但是人终归已经死了,总不能让她流落在外吧!
安葬在钟山,至少等百年以后,她还能再见到老朱夫妻俩,说一声自己错了。
朱标将自己的所有愤怒都放到了欧阳伦与涉事官员的身上。
大批的锦衣卫从边疆带回来大批的官员。
一连数日,昭狱都装了个满满登登。
涉事之深,涉事官员之广,让所有人都感觉到心惊胆颤,生怕一个不小心,吃瓜就吃到自己的头上。
整个官场,似乎都洋溢着皇宫里那一大一小两只暴龙的愤怒,杀得那叫一个血流成河。
殊不知,这其中还充斥着第三只小暴龙的意志。
然而这还没完。
方静之遭遇刺杀的事情还没过去呢。
伴随着欧阳伦涉事官员的坦白,本着我完了大家都别想好过的原则,空印案也被人主动供了出来。
锦衣卫那边,陈堪,张柬之,孟景舟,孔守贞也没好过到哪去,在锦衣卫的手腕下,将自己的谋划吐了个一干二净。
永嘉侯朱亮祖等人,自然也不可能逃得过。
整个大明,似乎都笼罩在了腥风血雨之中。
纵横中原大地,执掌权柄数千年的儒家,似乎在一瞬之间,遭受到了所有人的质疑。
这些官员在干嘛,这些读书人在干什么?
引凤侯,那可是为大家带来红薯,让所有人吃饱饭的人啊,这样的人为什么要刺杀他。
看到苏州城的变化,所有人都明白了。
因为引凤侯不重视那些传统儒家的读书人,他让那些真正有本事的读书人,甚至是吏员上台了,而偏偏这些人还真的将事情做好了。
新苏州,不仅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,而且只是第一年,朝廷得到的税收就翻了一番。
于是乎,在明报的解释下,大家都懂了。
因为引凤侯动了他们的利益,断了他们当官,骑在百姓头上耀武扬威的路子啊!
这下子百姓算是懂了。
引凤侯这是为天下的百姓,开了一条新的晋升的路子啊!
不是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官,只要你认字,有能力,你也可以做官老爷啊!
而恰好,书院派来的小先生,就是在教大家认字。
引凤侯这三个字,再次深深的刻进了老百姓的心里。
对于朝廷,对于陛下太子,对于大明,原本就是十分认可的百姓也再次加深了信念。
他们隐隐约约觉得,这大明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,不仅是跟以前,就算是跟祖辈们口中说的各朝各代都不一样了,可具体不一样在哪里,大家却说不出来。
但有一点大家却很清楚,那就是说朝廷说引凤侯不好,肯定就是在谋反。
于是乎,几个还不知所谓的读书人被百姓扭送到了当地县衙,罪名是谋反。
几个地主士绅又又被送了进去,罪名依旧是谋反。
重点是,这样的事情还不止发生在一处,几乎全国各地,都发生了这样的事情。
朱标看着眼前的奏折也是无可奈何。
几个读书人,几名士绅,不过是表达了一下对朝廷使用吏员为官的不满,结果就被百姓扣上了谋反的大帽子,这也太让人无奈了。
可又能如何呢!
到底是自家百姓,要宠着啊!
他也只能在明报上发了一篇文章,感谢百姓对大明,对老朱家的支持,但是也要克制,不能因为别人说了几句坏话就说人家谋反,你可以打他几个嘴巴子嘛,他若是敢反抗,你去找老卒组成的治安队不就好了吗。
至于那些被抓的人,审问清楚,该放就放,但是该杀的也不能放过。
那边,百姓们忙着抓人给方静之给朱标出气,这边,朝廷的空印案也正搞得如火如荼。
空印这事,本就经不住查,更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一个事情。
就连老朱父子俩,估计也是心里有数。
除却江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