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暮低垂,晚风浮动,河岸边的垂柳携着新绿的枝丫探入水中,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划着涟漪。
沿街的商铺鳞次栉比,来往送迎的店小二各个长了一张巧嘴,直将客人买的物品送上车才回转。偶有得了赏钱的,脸上更是笑出了一朵花儿,爷呀,公子啊,喊的那叫一个痛快。
“娘,爹的铺子很大吗?”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蹦跳着凑到妇人跟前,脸上满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。
“娘只来过一次,应该跟这些店铺差不多吧。”妇人紧了紧缚着背篓的绳子,里面酣睡着一个更小的奶娃娃。
她倾身拉住小姑娘的手:“别乱跑,这里人多,谨慎走丢了。”
小姑娘不服气的噘着嘴:“在家时,莲儿时常出去玩,从未走丢过,隔壁的佟子哥都夸莲儿聪慧呢!”
“娘知道,可这思遥城不比乡下,人多,车也多,巷子多如牛毛,别说你一个小孩子,就是娘,也只识得这一条路。”
小姑娘望着穿梭不停的人群,受教似的点点头:“哦,莲儿知道了。”转而又欢喜起来:“想来大姐姐是识得的,她常在城里,定比咱们都懂得多。”
妇人含笑:“嗯,莲儿说得对,这次咱们搬来住,以后就时常能见到你姐了。”
“嗯!”莲儿欢喜的跳了两下,腮边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儿。
街市上卖各种零嘴儿、玩物的小贩,见到有小孩子过来,各个扯着喉咙,将吆喝声唱得高亢。
在莲儿眼里,这些都新奇的很,便忍不住多瞧了两眼。
“小姑娘......喜欢这个?”小贩拿起一只陶球,笑盈盈问道。
莲儿下意识点点头。
小贩闻言,愈加殷勤起来,将那球晃了两晃:“你看,它摇起来还有响声呢!”
莲儿偷眼儿瞄了下娘亲,见她并没有反对之意,这才大着胆子道:“请问这只土偶儿要多少钱?”她伸出稍显瘦弱的小手,指了指小贩挑子上的几个泥塑小人儿。
那小人儿有趴伏翘脚托着腮的,也有抬起一只脚踢毽子的,还有读书的,抱拳的,形态各异,憨态可掬。
小贩连忙放下陶球,拿起一只土偶儿递了过去。
“不多,只要十文钱。”
莲儿小心翼翼接过土偶儿,歪着头欣赏它圆润可爱的模样,越看越是喜欢。
妇人有些犹豫,十文钱能供他们一家吃一个月粳米粥了,若是只换个土偶儿,实在有些不值。
“莲儿......”她低低唤了女儿一声,唯恐直接拒绝,伤了孩子的心。
莲儿仰起头,祈求的看着妇人:“娘亲,莲儿只要这一个,以后再不买了。”
小贩视线在两人脸上来回扫过,笑着道:“嗐,这土偶儿是当下娃儿们最喜爱的,他们见这些,可比零嘴儿吃食欢喜多了。”
妇人听了,再次看了看女儿可怜巴巴的小脸儿,终于狠了狠心,从荷包里翻出十枚铜钱,反复数了好几遍,方才依依不舍的递了过去。
小贩笑着接过,在手掌心晃了下,一目了然,揣进了褡裢里。
得了自己喜爱的物事,莲儿的小酒窝就没消失过,咯咯咯的对着那土偶儿笑,时不时还要讲上两句悄悄话。
什么‘莲儿要去见爹爹了’,‘娘说爹爹开着铺子,穿得都是体面衣衫,等莲儿去了,也能穿上新衣裙呢’,‘娘说爹识得好多字,和镇里的先生一样,可以读书给莲儿听’......
稚嫩的声音断断续续,妇人一边领着女儿,防止她不看路跌了跤,一边拢着身后的背篓,眼眸晶亮,唇角微微上扬,脚下的步子也走的越发轻快,恨不得即刻就赶到丈夫面前。
不远处的街道上,走过来一队迎亲队伍,吹吹打打好不热闹。前端骑马的新郎官已经入了巷子,后面抬着的大红轿子因要横穿街市,走得慢了些,挡住了众人去路。
母女三个站住脚,静静等着迎亲队伍过去。
其间,人越聚越多,那轿子故意走得慢了些,一旁看热闹的人们便随口议论起来。
“这是谁家娶妻啊,排场搞得着实不小。”
“嗐,就是南街的宋掌柜,听说是续弦,前头那个死了,也没留下个儿子。”
“宋掌柜?”
“啊,就是宋居财,开书肆那个。”
一开始,妇人只是瞧着新鲜,待隐约听到‘宋居财’三字,立时软了脚,憋得胸口喘不过气来。
莲儿身子被猛地扯动,忙转头看去,见自己娘亲踉跄着要倒地,吓得陡然变了音儿:“娘,娘您怎么了,娘......”
小姑娘声音清脆,很快引起了众人注意。立时有几个好心人凑上前,搀扶的,出言问询的,甚至还有位药铺的伙计跑过去掐人中。
妇人缓缓睁开眼,